金屬表面處理技術工藝是現代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維修與再制造和工業發展的基本技術。表面處理技術對節約能源、保護環境、支持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着重要的作用。表面處理技術適合我國國情利于環境保護,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。文章主要論述了表面處理技術的功能、表面處理技術的分類以及表面處理未來發展方向。
近年來,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獲得了迅速發展,已廣泛應用于衆多領域。人類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離不開表面處理了,無論是生活、建築還是汽車和醫學。在生活中,我們需要我們的衣服美觀穿起來舒服,在建築行業,我們需要新型的建材;在汽車行業,我們需要它更加美觀,性能更加好,這些都離不開表面處理,可以說,表面處理技術的發展會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。現在工業上應用的各種表面處理技術,包括電镀、電泳、磷化、鈍化、抛光等等技術。因此,電镀與金屬表面精飾已經向內容更廣泛、更全面的表面技術或表面處理轉變。
一、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的功能:
金屬表面處理技術可使零件上局部或整個表面具備如下功能:
1、提高耐磨性、耐腐蝕、耐疲勞、耐氧化、防輻射性能。
2、提高表面的潤滑性。
3、實現表面的自修複。
4、改善表面的傳熱性。
5、改善表面的導電性或絕緣性。
6、改善表面的黏着性。
二、金屬表面處理工藝技術的分類:
1、電镀。
將金屬部件浸于含有被沉積金屬化合物的水溶液中,以電流通過镀液,使電镀金屬析出並沉積在部件上,這是電镀的方法。一般電镀有電镀鋅、銅等各種合金。電镀是在材料上镀上一層金屬,以改變材料的尺寸、增加硬度、防止磨耗、提高導電性、潤滑性、耐熱性、和表面美觀等目的。 電镀鋅是電镀中應用最多的電镀法,因爲它便宜,美觀。但是,它的防腐性相對較差且性能不穩定。
2、電泳。
在電壓下,將塗料置于陰陽兩極,帶電離子移動到陰極,形成一層不溶的膜覆盖在工件表面。這層不溶的膜在工件表面均勻,平整的覆盖,它的光滑度、硬度、耐腐蝕性能、滲透性能非常好,在許多要求高的表面處理工況下,多選擇電泳工藝。
3、磷化。
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,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爲磷化膜。磷化可以給金屬材料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防腐保護,並且可以在金屬加工中起到潤滑的作用。
4、鈍化。
由于金屬表面與氧分子形成一層膜層覆盖在金屬表面,此膜層性能穩定非常薄,並且覆盖性能良好。它可以把金屬與腐蝕介質完全隔開,防止金屬與腐蝕介質接觸,從而防腐蝕的作用。因此可以延長金屬的壽命,並且可以大大的減少經濟成本。
5、抛光。
利用各種抛光介質(比如抛光輪)加入不同的抛光劑對工件表面進行加工,以提高工件的光澤感使表面更加光滑,但是抛光不能改變工件的尺寸和形狀。抛光時,高速旋轉的抛光輪(圓周速度在22米/秒以上)移動到工件表面,使磨料在工件表面進行摩擦,從而使工件表面更加的光亮、光滑,加工件表面粗糙度一般可達Ra0.63~0.01微米。
6、抛丸(包括移動式抛丸機、吊鈎式抛丸機、輥道通過式抛丸機、履帶式抛丸清理機等設備型號)
用電動機帶動旋轉的葉輪體,依靠離心力的作用,將直徑約在0.2~3.0的不同類型彈丸( 包括鑄鋼丸、鋼絲切丸、不鏽鋼丸等) 抛向工件的表面,與抛光不同的是,抛丸使工件表面變得粗糙而不是光滑。增加工件表面的粗糙度,可以使後續的噴漆工藝中,漆膜的附着力加大,並且可以提高工件的使用壽命。
7、噴砂。
噴砂是使用壓縮空氣作爲原有動力,讓壓縮空氣形成高速噴射束,然後將噴料( 包括鐵砂、金剛砂、石英砂等等) 快速噴射到工件表面。此工藝改變了工件的外表和形狀,可以提高工件表面的清潔度並且得到不同的粗糙度,改善工件表面的機械性,提高了工件和塗層之間的附着力,噴砂工藝可以選擇不同的粗糙度,這一點是其它工藝達不到的。對于工件表面處理要求較高的的情況下,我們還是會選擇噴砂工藝,因爲它的清理效果是最好的。
8、噴丸。
用噴丸進行表面處理,打擊力大,容易使工件變形,但是清理效果明顯。噴丸的優點是靈活性大,對于複雜工件的內外表面和管件的內壁都很容易清理,不受場地的限制。它的設備結構簡單,維修費用低。噴丸的確缺點是消耗能量大,清理表面易有潮氣,容易生繡,清理效率低。






魯公網安備 37021102001171號